欢迎访问 三农在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声民意 > 正文

对政协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552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4-10-30    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    作者:佚名

  

  

  民革: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发挥资源优势促进我区富硒农业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目前工作进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提出的“抓好绿色有机品牌打造”重要指示精神,强化“抓品牌就是抓发展、创品牌就是创未来”的意识,自治区农牧厅近年来采取构建品牌建设长效机制,完善品牌体系,强化品牌营销输出,扩大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等一系列措施,持续加强内蒙古农牧业品牌建设力度,进一步提升全区优质绿色农畜产品品牌竞争力、影响力、带动力,同时大力发展富硒农业。一是发展富硒农业。巴彦淖尔市大力发展富硒农业,如从2011年开始,兆丰河套面业开始建设富硒小麦基地,到目前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订单种植基地面积已达到万余亩。分品种不同订单价格在4—5元/公斤之间,远远高于当地小麦的市场价格。兆丰河套面业还利用巴彦淖尔市农科院专利产品“富硒增产素”产业化开发河套优质富硒小麦。“富硒增产素”不仅使小麦在生长过程中富含硒元素食用更安全健康,而且起到了提高小麦品质增加产量的作用。二是完善政策体系。先后制定印发了《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内蒙古农牧业品牌精品培育工作方案》、《内蒙古自治区做优做强农牧业品牌工作方案》等文件,为品牌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三是完善品牌体系建设。完成《内蒙古农牧业品牌目录》复审工作,并发布《2024—2026年内蒙古农牧业品牌目录》,将武川燕麦、乌兰察布燕麦等纳入目录。研究制定了《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要求》地方标准和3项《农牧业品牌评价规范》团体标准。设立了中国农业大学“内蒙古农牧业品牌建设”教授工作站,组建“内蒙古农牧业品牌精品培育专家工作组”。四是明确培育目标。以七大产业链及特色产业为主体,确定了乌兰察布燕麦等30个区域公用品牌和燕谷坊、阴山优麦等150个企业产品品牌精品培育目录,明确了品牌建设的重点和方向。五是加强宣传推广。借助新华网、中央电视台、内蒙古广播电视台、机场高铁等平台,加大宣传力度,塑强品牌形象。举办第五届内蒙古农牧业品牌故事大赛、首届内蒙古农推官选拔大赛、第十届内蒙古品牌大会等,2023年录制97期《内蒙古品牌推介—品牌会客厅》直播访谈栏目,全网传播量超3000万人次,2024年已录制23期,全网传播量超800万人次。开通“蒙农甄选”、“内蒙古农牧业品牌”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等新媒体平台,有效提升了内蒙古农牧业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六 是拓展营销渠道。建成并运营内蒙古优质绿色农畜产品展销中心,授权11个内蒙古优质农畜产品营销中心,5个内蒙古农畜产品直播电商基地。开通运营优质绿色农畜产品移动展厅大篷车,组织600余种优质农畜产品在各地旅游景点、文体活动现场、城市中心开展18场农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2023年,组织1300多家企业分别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参加22场展示展销会和17场推介会,累计签约金额202.61亿元;开展10场次对接国家部委、央国企、大型商超活动。启动开展“内蒙古 草原情”直播助农活动,直播销售额累计达9.5亿元,产品曝光量超4.7亿次,传播覆盖人群1.2亿。2024年,相继在中电太极集团产业园、应急管理部、公安部、新华社、北京公交集团、财政部、农业农村部、中宣部、上海市政府、上海银行总部开展10场次内蒙古优质农畜产品进京、进部委、进央国企等活动,在哈尔滨、海拉尔、呼和浩特、东莞、日本东京、临沂、上海、雄安等地开展10场次展销推介活动。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推进富硒农业发展。利用巴彦淖尔市等地区土地资源优势,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发展富硒小麦、向日葵等种植,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完善品牌管理体系。聚焦重点产业链区域公用品牌,完善内蒙古农牧业品牌目录,培育精品品牌,实行动态管理和评价制度。按照“五统一”模式,重点塑强30个精品区域公用品牌和150个企业产品品牌。三是加强品牌宣传推介。以《内蒙古自治区做优做强农牧业品牌工作方案》为统领,依托央视等权威媒体加大品牌宣传引领,加强新媒体主流推送、机场和高铁等重点场所联动宣传,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宣传矩阵,聚焦“粮仓”“肉库”“奶罐”“绒都”四个传播核心,打造“‘蒙’字标—大草原优品”自治区级区域公用品牌。四是强化产品输出营销。制定《关于支持内蒙古优质绿色农畜产品营销若干措施(2024-2026年)》,以“内蒙古现代农牧业创新发展博览会”为主线,开展展示展销、选品推介、大草原优品全国巡展、品牌故事大赛、品牌会客厅等系列输出营销活动。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

                                2024年7月29日


原文链接:http://nmt.nmg.gov.cn/gk/zfxxgk/fdzdgknr/rdjy/202410/t20241029_259820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三农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副产品政务信息网 snzxl.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93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