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三农在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特别追踪 > 正文

用法治思维谱写法治首府新篇章

发布日期:2014-12-31    来源:    作者:
12月4日,在高新区二工片区管委会北京中路社区,社区工作人员为辖区居民宣传宪法知识。

  本报记者王磊

  法律是治国重器。

  全面推进依法治市是首府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

  12月4日,在首个国家宪法日,自治区党委常委、乌昌党委书记、市委书记朱海仑就曾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议,集中学习宪法。

  12月30日,市委十届十一次全委会议上,朱海仑再次强调,依法治市是全面贯彻中央、自治区党委关于依法治国治疆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坚持依法治市、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首府、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大力推动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首府。

  根据中央、自治区党委部署,结合首府实际,市委将制定下发《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建设法治首府的实施意见》,全市上下都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关键词

  反恐维稳

  坚持依法打击“三股势力”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在自治区党委八届八次全委会议上指出,严厉打击“三股势力”是维护新疆稳定的主要任务,也是新疆法治建设的重中之重。

  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是新疆工作的总目标,要坚持运用法律武器,严厉打击暴力恐怖和宗教极端犯罪,维护各族群众的根本利益。

  完善“去极端化”工作的法律适用意见,把反恐维稳纳入法治化轨道。认真贯彻《自治区宗教事务条例》,完善宗教事务管理各项法规,依法整治“三非”问题,依法查处利用宗教干预世俗化生活的行为。

  严格落实民族团结进步条例,严厉打击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违法犯罪行为,用法律维护各民族的大团结。要依法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和重点人员帮教管控办法,完善网络信息服务监管制度,提高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

  地方性法规

  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立法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科学,更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国家权力行使活动,这就要求立法反映人民的意愿,实现民主立法和科学立法的有机结合。

  适应首府现代化建设需要,围绕改革发展稳定民生重点领域,抓紧制订修改有关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障和改善民生、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

  健全以市人大常委会为主导,社会各方面有序参与的立法工作体制机制,继续实施委托第三方起草法规草案的有效做法,对部门之间争议较大的重要立法事项,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估,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

  加强和改进人大法律实施监督工作,创新监督机制,充分运用询问、质询和特定问题调查等多种监督手段,确保各项法律法规顺利实施。

  2011年8月至2013年9月,市政府制定《乌鲁木齐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条例》等9部地方性法规时,积极征求市民及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充分体现了以法治思维推进地方立法工作,有效地缓解首府“停车难”等问题,为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严格执法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行政机关是实施法律的主体,依法治市目标的实现,首先取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水平。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了法治政府“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内涵,为法治政府建设指明了方向。

  我市要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坚决纠正懒政怠政和不作为乱作为等现象,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和倒查机制,坚持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据乌市律师协会会长王惠民表示,乌市律师协会将尽快成立乌鲁木齐市政府法律顾问团,积极推进市属部门和区县、街道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提升各领域法治化水平,同时,引导广大律师积极参与政府决策,参与基层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及涉法涉诉信访等工作。

  截至今年10月,各区县政府及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已经建立并落实了法律顾问制度。

  公正

  保证司法公正

  司法公正是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各族群众最关注的问题。

  12月4日,在第一个国家宪法日,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举行公众开放日,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王力军在新任法官宣誓时说:“针对法官宣誓就职,主要是明确三层含义:一是明确权力是谁给的;二是怎样履行权力;三是在履职过程中你是不是忠于誓言了。希望我们每一位法官、每一位同志终身思考。”

  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司法活动监督,坚决防止司法不公和腐败等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司法为民,加大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力度,解决好老百姓打官司难和执行难等问题。

  保障各族群众参与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努力让各族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普法

  增强全社会法治观念

  沙依巴克区红庙子街道办事处平顶山社区,有一面40米长的普法文化墙。

  这是该社区联合乌鲁木齐市司法局共同为社区3685户居民专门绘制的普法墙,内容涉及计划生育、民族团结、干部廉洁自律、治安处罚法等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民主法治、社区民约等。

  平顶山社区副主任阿不力克木·吾斯曼说:“我们把社区普法文化墙作为传播法治文化的有效载体和阵地,以此进行普法教育宣传工作。社区居民获知法律的途径单一,我们就想方设法通过多种形式打造法治文化,促进社区普法惠民。”

  像这样的“普法墙”、“普法园地”、“文化墙”在首府各街道社区、居民院落里随处可见,全民学法、懂法、遵法、用法的良好氛围正在形成。

  《孟子·离娄上》: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意思是只有善德不足以处理国家的政务,只有法令不能够使之自己发生效力。只有落实好制度、法令的内容,加大查处打击的力度,提高公民的守法用法意识,才能让好的制度、法令落地生根,发挥实效,不沦为一纸空文。

  普法是依法治市的基础性工作,除了法治进社区外,法治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进乡村、进单位的“六进”活动依旧推进,增强了全社会的法治观念,引导全社会成员自觉守法、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法治文化

  坚持依法治市与以德治市相结合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


  坚持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通过严格执法、公正司法营造扬善惩恶的社会风气,发挥法治在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积极倡导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每个人都能领悟和感知道德的力量,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大力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引导各族干部群众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和心理认同。

  加快建立和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行为准则,以公序良俗提升社会成员的法治自觉。

  建立企业和个人守法诚信体系,完善守法诚信褒奖和违法失信惩戒机制,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三农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副产品政务信息网 snzxl.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93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