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郄建荣
关于政府性债务,社会上曾有不同版本流出。今天,最具权威、最具说服力的数字面世。审计署发布的《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以下简称公告)披露,截至2013年6月底,全国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206988.65亿元,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29256.49亿元,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66504.56亿元。
审计署透露,审计发现并已依法移送有关部门处理的涉嫌违法违纪案件线索51件,涉案人员69人。审计署新闻发言人陈尘肇说,下一步,审计部门将把政府性债务状况作为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内容。
中央地方负债底数摸清
公告分别披露了中央政府债务和地方政府债务。
其中,中央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98129.48亿元,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2600.72亿元,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23110.84亿元。
对于中央债务结构,审计署也给予了公开。“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97360.94亿元,主要是由中央财政资金偿还的国债债券、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81511.05亿元,占83.72%。”
公告还单独披露了中国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的债务。该公司通过发行政府支持债券或以铁路建设基金提供担保等方式举借22949.72亿元,用于铁路项目建设。“如果铁路总公司出现偿债困难,政府可能承担一定的救助责任。”审计署表示,截至2013年6月底,该公司汇总财务报表反映资产总额46631.59亿元,负债总额29182.15亿元。
地方政府负债情况也已摸清。审计署透露,截至2013年6月底,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108859.17亿元,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26655.77亿元,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43393.72亿元。
地方政府债务增长较快
审计署表示,通过审计发现,我国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增长较快。截至2013年6月底,省市县三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105789.05亿元,比2010年底增加38679.54亿元,年均增长19.97%。其中:省级、市级、县级年均分别增长14.41%、17.36%和26.59%。
部分地方和行业债务较重
公告称,截至2012年底,有3个省级、99个市级、195个县级、3465个乡镇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的债务率高于100%;其中,有2个省级、31个市级、29个县级、148个乡镇2012年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的借新还旧率(举借新债偿还的债务本金占偿还债务本金总额的比重)超过20%。
从行业债务状况看,截至2013年6月底,全国政府还贷高速公路和取消收费政府还贷二级公路债务余额分别为19422.48亿元和4433.86亿元,债务偿还压力较大。
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依赖高
审计发现,地方政府性债务对土地出让收入的依赖程度较高。
公告透露,截至2012年底,11个省级、316个市级、1396个县级政府承诺以土地出让收入偿还的债务余额34865.24亿元,占省市县三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余额93 642.66亿元的37.23%。
有债务资金违规投向房地产
审计还发现,部分地方和单位违规融资、违规使用政府性债务资金。
部分地方违规通过BT(建设——移交)、向非金融机构和个人借款等方式举借政府性债务2457.95亿元。审计署说,2012年,财政部等4部委明确要求地方政府规范对融资平台公司的注资行为后,仍有部分地方将市政道路、公园等公益性资产和储备土地等以资本金形式违规注入71家融资平台公司,涉及金额544.65亿元。
同时,部分地方违规将债务资金投入资本市场22.89亿元、房地产市场70.97亿元和用于修建楼堂馆所41.36亿元。
本报北京12月30日讯
(原标题:审计查明中央政府直接负债9.8万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