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三农在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资讯 > 正文

商洛:山阳县红薯深加工 粉条变“金”丝

发布日期:2024-12-25    来源: 陕西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眼下,天气寒冷,农田耕作虽闲了下来,但山阳县西照川镇的特色产业——手工红薯粉条生产加工却正当其时,村民们忙着制作和晾晒粉条,变“冬闲”为“冬忙”。

  西照川镇的红薯粉条以其色泽金黄、口感筋道、耐煮不易烂等特点而闻名。近日,在西照川镇东川村的一个家庭式作坊里,负责人欧年建和几名村民在这里为制作红薯粉条而忙碌,打粉、磨浆、过滤、捞粉、冷却、上挂,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薯香和木柴燃烧的烟火味。

  “我们这个粉条一般是从11月中旬开始做,在小年之前停工,这段时间能加工4万到5万公斤。我们用的红薯都是周边村民种植的,天然无污染,而且每一道工序都有严格要求,加工出来的粉条筋道又爽口。”欧年建介绍道。

  手工红薯粉条的制作过程非常讲究。首先,选用当地优质的红薯,经过清洗、去皮、切片、晾晒等一系列工序后,磨成红薯淀粉,接着,将淀粉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后,通过一个特制的漏勺,将淀粉浆漏入沸水中。淀粉浆在沸水中迅速凝固,形成一根根细长的粉条,将粉条捞出,再经过一场天然低温的洗礼和冬日阳光的沐浴,筋道耐煮的红薯粉条就做好了。

  这种传统的手工制作方法,虽然不如现代机械生产效率高,但保留了红薯的原汁原味,使得粉条具有独特的口感和风味。

  据欧年建介绍,为确保粉条口感筋道,他还专门建了冷库,确保粉条及时冷冻,这样既拉长了粉条制作时间,又能让周边的村民收入增加。

  为了让这些传统的手工红薯粉条走出家门,欧年建也是煞费苦心。他不仅将红薯粉条进行精品包装销售,还利用抖音、微信等平台以及线下渠道进行广泛宣传。这一举措使得红薯粉条的产量和收益大幅提高。

  近年来,西照川镇东川村围绕“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红薯粉条加工特色产业。通过不断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有效拓宽了村民增收致富的途径。

  西照川镇将持续扩大红薯种植规模,夯实手工红薯粉条原材料基地,不断延伸红薯产业链条,提升红薯粉条品牌价值,推动特色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让小粉条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原文链接:http://nynct.shaanxi.gov.cn/www/sxdt1142/20241223/985546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三农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副产品政务信息网 snzxl.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93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