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三农在线网
金秋时节,通辽大地喜传捷报“玉米平均亩产达2454斤”,丰产丰收离不开密植技术应用、科学精准调控与田间管理,同时也诠释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名言。高性能精密播种技术,完成了播种位置精准、一穴一粒、播深一致、均匀覆土的使命。时至收获,如何将农民的“好收成”变“好收入”,提升机械化收获质量,减少收获环节损失,确保粮食颗粒归仓,成了农机技术人员的首要任务。为此,通辽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机科技术人员,依照市局印发的《通辽市2022年主要粮食和油料作物机收减损工作方案》要求,积极组织全市各旗县区,开展了机收减损技术大宣传、大培训、大比武及测损工作。
据统计,全市在秋收前,开展机收减损技术培训10期,完成农机手、农机合作社骨干及农牧民培训450人次。同时,通过发放“玉米机械化收获减损指导意见”明白纸,深入作业现场讲解减损技术与生产安全知识等方式,加强了田间培训与技术指导。并组织新疆牧神4YZB-5型、迪马4YZ-5型等12台不同型号的玉米果穗收获机,凯斯4088、爱科麦赛福格森T5等5台不同型号玉米籽粒直收机开展了减损大比武。通过比武不仅展示了机手的技能和机具的性能,还营造了机手比学赶超,广大种植户关注支持机收减损的浓厚氛围。比武后,测损小组对不同机具的作业损失情况,依照“玉米机收损失率简易测定方法”进行了现场测定,根据测定结果统计,玉米果穗收获机平均损失率为2.89%;玉米籽粒直收机平均损失率为2.14%,根据《玉米收获机作业质量》(NY/T1355-2007)与《玉米收获机械》(GB/T 21962-2020)标准,参比机具总损失率都能达到标准要求。
通过开展大宣传、大培训、大比武与测损工作,进一步引导农机手和农牧民群众树牢了减损就是增产的意识,发挥了机械化在促进粮食增收减损方面的作用,截止目前,我市已完成玉米机收1746.16万亩,其中玉米籽粒直收20万亩,水稻机收29.59万亩,为保障我市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机械化技术支撑。
信息来源:通辽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三农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副产品政务信息网 snzxl.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