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三农在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特别追踪 > 正文

让“虾”忙,不瞎忙 :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我为群众办实事”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发布日期:2022-03-29    来源: 黑龙江农业信息网   作者:佚名

  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水产分院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与乡村产业振兴发展紧密结合,发挥科研优势,推广示范寒地小龙虾养殖特色产业,引导农民发展致富项目,提高了乡村生活富裕程度,实现了农业绿色转型发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发展。

  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寒地小龙虾养殖技术,是黑龙江省水产养殖主要推广技术项目。寒地小龙虾和南方产品相比,个大腮净、肉质鲜肥。寒地小龙虾养殖技术解决了小龙虾在高寒地区引种和下塘养殖成活率低的问题,下塘养殖成活率达到70%以上,创建了寒地小龙虾池塘精养和稻虾共作两种模式,填补了寒地小龙虾养殖技术空白。今年开始全方位推广,目前形成了一“虾”难求、供不应求的局面,特别是疫情过后,夏季来临,消费复苏,“虾”忙了起来。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拒绝“乱忙活”。寒地小龙虾养殖项目设立初,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水产分院深入研究市场需求,分析市场潜能,慎重立项。从小龙虾养殖地域上看,我国小龙虾养殖以江浙一带为主,特别是湖北省小龙虾产量占全国总产量近半,黑龙江省尚未有规模养殖。从小龙虾产值增长上看,2019年中国小龙虾产业总产值达4110亿元,同比增长19.28%,小龙虾产业呈现加速增长态势。从小龙虾消费市场上看,小龙虾是夏季最受欢迎的美食之一,哈尔滨市小龙虾夏季日消费量在10吨左右,且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小龙虾产业从最初的“捕捞+餐饮”逐渐发展成集“苗种繁育、健康养殖、加工出口、餐饮物流”于一体的产业链条,研发寒地小龙虾养殖技术在综合考虑下呼之欲出。

  以科学实践为引领,拒绝“傻忙活”。寒地小龙虾养殖技术并不是纸面研究,需要科学实践来检验。水产分院董宏伟同志带领科研团队,几经攻关,一次次测试,艰辛的工作换来了技术突破,寒地小龙虾养殖技术难题终于得以解决。采用微生态制剂和自培生物絮团技术,建立了寒地小龙虾稻虾综合种养模式和池塘精养模式。经过科学实践,池塘平均亩产109.6kg,平均体质量33.27g/只;综合种养最高亩产58.84kg,平均体质量32.72g/只。几经测试,找到了小龙虾的寒地长距离运输方法,运输成活率均达75%以上,解决了寒地淡水虾长距离运输成活率低和下塘养殖成活率低的问题。

  以农民增收为目的,拒绝“白忙活”。小龙虾市场需求大,养殖技术有了,是否致富农民,还要看“账”怎么算。寒地小龙虾成本核算。池塘改造、苗种、饲料、水草、水质调控等环节费用需2000元左右,按照亩产200斤,产值近4000元,经济效益明显,有“账”算才是一“虾”难求的根本原因。目前采取院企共建的转化模式,与黑龙江省森佳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带动全省池塘精养小龙虾2000亩,稻虾共作8000亩,带动农民近2000人,人均增收近万元。注册了“虾小二”品牌,开发出原味小龙虾、麻辣小龙虾、蒜蓉小龙虾等多款经典速食产品,延伸了寒地小龙虾产业链、提升了寒地小龙虾价值链。其他养殖地区包括肇东市、勃利县、巴彦县等地养殖面积超百亩;延寿县将寒地小龙虾养殖产业作为脱贫攻坚产业项目;通河县、木兰县、道里区等地也快速建立了规模化养殖基地,形成产业规模近千万元。按照寒地小龙虾推广计划,未来三年将建设10个区县级寒地小龙虾繁育中心,到2023年末推广养殖面积10000亩。

  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将巩固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实践成果,为农民谋福利、找项目、办实事,继续紧盯市场需求和潜能,加大水产养殖科研攻关力度,让“虾”忙,不瞎忙,为乡村产业振兴发展做出贡献。


原文链接:http://www.hljagri.org.cn/nydt/nydtsn/202203/t20220322_828566.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三农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副产品政务信息网 snzxl.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93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