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三农在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践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湾沚区实施水稻栽培技术新模式

发布日期:2021-04-16    来源: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清明时节,天气回暖,草木盎然,万物都有了新意。节后第二天一早在六郎镇庆园家庭农场,聚集着一大群人,远远望去似在看热闹,走进一看原来都是种植大户,正在听技术人员讲授水稻侧深施肥插秧机操作技术,随着马达声响,湾沚区再生稻头茬水稻侧深施肥机插正式拉开序幕。水稻侧深施肥机插是在机插作业时,同步将肥料集中施于耕层中,可减少肥料流失,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亩节肥10%左右,既减轻了面源污染,同时还减肥、省力、节本、增效等,实现水稻生长过程中按需供肥和绿色健康栽培,农药使用量减少,稻米品质提高,可谓一举多得,真正实现了藏粮于技的战略。

   

   

   

  2021年区农技推广中心落实核心示范1.2万亩,辐射带动示范4万亩,在耕地质量提升项目中核心区按50元/亩给予补助,全力推动侧深施肥技术的应用。据统计全区新购水稻侧深施肥插秧机26台,加上原有22台,全区已有水稻侧深施肥插秧机48台,可满足5万亩水稻侧深施肥栽培的需要。

   

   

   

  而在红杨镇种植大户陶征北、徐世财的田里,紫红色花海成了乡野田间的另一道美丽风景,区融媒体记者正采编紫云英翻耕压青作业场面,今年全区紫云英种植面积1.2万亩。紫云英是一种重要的绿肥作物,其固氮能力强,利用效率高,在植株腐解时可以大量激发土壤氮素,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对维持氮循环具有重要作用,为再生稻生产提供大量的优质有机肥,有效减少了化学肥料的使用,水稻生产中持续供肥能力增强,土壤肥力逐年得到提升,真正实现了藏粮于地的战略。“紫云英一中籼稻一再生稻”模式是湾沚区近年来推广的新模式,今年全区开展再生稻生产面积2.25万亩,其中前茬为紫云英的田块全部开展再生稻生产。

   

   

   

  湾沚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将继续着力技术模式创新,全力推广“紫云英-中籼稻-再生稻”生产模式和水稻侧深施肥机插栽培技术,真正践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国家战略,助力湾沚区农业高质量发展。


原文链接:http://nync.ah.gov.cn/snzx/sxxx/55629131.html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三农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副产品政务信息网 snzxl.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93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