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三农在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层调研 > 正文

乡村振兴要唤回更多“村里的人”

发布日期:2020-11-10    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作者:佚名

  村庄越来越整洁美丽了,特色种植越来越赚钱了,回村创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近日,《新疆日报》报道了玛纳斯县玛纳斯镇上三工村数年来发生的诸多变化,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回村的人越来越多了。不仅老年人愿意回村安度晚年,过去外出打工做生意的年轻人也在家门口找到了发展机遇,回乡创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的当下,上三工村的变化是天山南北万千乡村的一个缩影,美丽乡村不仅要摆脱贫困,更孕育着美好的未来,需要更多“咱们村里的人”抓住机遇建设家园,实现乡村振兴。

  乡村建设,人是关键。无论是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还是接续奋斗实现乡村振兴,广大农民都是重要主体,吸引更多村民积极投身到乡村发展建设中来则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农民离开农村到城镇务工是城乡人口的主要流动方向,虽然很多农村家庭的生活状况由此得到了改善,但是一些地方也出现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现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正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吸引越来越多的村民特别是乡村能人回乡发光发热,推动“乡村兴”和“人气旺”形成良性循环。

  以目前的成效来看,脱贫攻坚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把脱贫攻坚的成果转化好,能让美丽乡村充满发展潜力、更具吸引力。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西沟乡水磨村村民、养殖大户李学辉,2017年回村创业办起了养殖合作社,他说,“合作社享受了多项国家补贴政策,加入合作社的村民每年都有分红,这里大有可为”;库车市阿拉哈格镇央都玛村苏甫尔民族乐器加工厂负责人帕尔哈提·阿不都苏甫尔,在政府免费提供场地的支持下,把乐器厂搬回了村里,民族乐器加工成为带动村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如今的乡村,产业发展有政策扶持,依靠勤劳双手追求幸福生活的理念也已深入人心,天时地利人和具备,此时吸引更多乡村能人回乡干事创业必能让乡村振兴的步伐更加坚定有力。

  “众手浇开幸福花”,生于斯长于斯的村民有追求幸福的热望,更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积极投入到乡村振兴的大军中来,努力建设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让美丽乡村不仅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更充满勃勃生机与活力。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三农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副产品政务信息网 snzxl.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93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