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三农在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层调研 > 正文

新型职业农民走出“智慧”致富路

发布日期:2020-10-14    来源:    作者:

  “双节”刚过,桦甸市金牛牧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机器声轰鸣,一袋袋加工好的牛肉,在这里通过冷链运输销往全国各地……

  办公室里,总经理潘淑红通过可视信息平台将生产端的各个环节看得一清二楚。去年,潘淑红参加了省农业农村厅和省外事办组织的赴荷兰考察学习,10天的考察让她大开眼界。“以前我觉得只要把牛养好,把产业搞好就行了,当看到荷兰农业的工业化和养殖业的产业标准、经营模式时,我很受触动,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

  年近50岁的潘淑红从小就跟着父亲放牛。高考落榜后,她怀揣着创业梦,看准黄牛圈养育肥的商机,于2006年创建了桦甸市金牛牧业有限公司,开始规模化养殖。2009年,潘淑红引进西门塔尔、安格斯等国外优良品种,对肉牛品种进行改良,由单一的传统肉牛育肥向基础母牛繁育发展,企业也迎来转型升级期。2016年,公司投资3000万元建设国家级屠宰厂,全套引进先进屠宰设备,建成1.5万头肉牛屠宰车间。至此,公司形成了集肉牛标准化养殖、繁育、清真屠宰、排酸、分割、全程冷链配送、品牌化产品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

  十月的木其河畔流水潺潺,波光潋滟,浓荫古木下,膘肥体壮的牛儿在青山绿水的怀抱中悠然漫步。在公司占地面积3.8万平方米的生态养殖基地里,上千头牛儿佩戴着象征身份的耳标,这个耳标记录了肉牛从出生到出栏的全部信息。从荷兰学成归来后,潘淑红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加快构建从产地到市场到餐桌全程可追溯体系。省畜牧局为公司做了我省畜产品首家牛肉质量安全追溯系统,进一步提高产品品质,提升品牌价值,将企业经营活动纳入我省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并建立可视化信息平台,让消费者拥有“源头信任”。

  为推进肉牛全程标准化,潘淑红成立了桦甸黄牛养殖协会,组建专业合作社。目前合作社已发展社员167户,合作社肉牛存栏达4000头,带动周边农户1580户,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000多人。潘淑红注册了“桦甸黄牛”区域公用品牌,无论是农民合作社还是农户,只要使用这个品牌,都要执行统一制定的标准,统一产销,让桦牛产业实现标准化、专业化,走向现代化。

  如今,潘淑红的生物有机肥厂项目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通过秸秆过腹还田,提高农业产出的综合效益,将一体化生态健康产业链推上更高台阶,将金牛全产业链绿色循环经济模式做强、做大,走向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之路。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xwfb/sxyw/202010/t20201014_7608074.html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三农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副产品政务信息网 snzxl.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93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