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三农在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层调研 > 正文

家庭农场为吉林市农业注入新动能

发布日期:2020-10-14    来源:    作者:

  金秋时节,吉林市的家庭农场迎来了一年当中最忙碌的日子。

  走进位于吉林市昌邑区孤店子镇孤家子村的意禾田生态家庭农场,刚出炉的烤羊冒着热气,悠扬的歌声回荡在一个个蒙古包里,恍然间让人仿佛置身草原。

  在占地10万平米的园区里,游客可以体验蒙古族特色餐饮、骑马、射箭,刚刚收获的新米也成了游人争相购买的伴手礼。

  意禾田生态家庭农场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玉华说,这里原本是一大片坑塘水面。7年来,他们排水、填坑扩大园区面积,还建成了占地3000多亩的种植基地,逐步形成了集种植、加工、乡村旅游为一体的、三产融合发展的农业产业园区。

  “通过稻鱼共养、稻蟹共生这种模式,产品质量有保证,一地双收。以前农民都是单打独斗,人工成本会增加。现在我们抱团去发展,集中采购、集中销售、集中收获,带动当地50多人就业,每年增收都在3万元以上!”

  而在位于船营区大绥河镇的吉林市起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为客户建的“私人粮仓”近些天也满了起来。一个个用铁丝网制成的“米柜”上都标注了客户资料、定制品种和定制数量,里面还有天然香料制成的香包用来防虫防潮。公司总经理杨帆说,客户在手机端就能看到这里的全部操作。

  “从种植到收割、仓储、加工,最后到物流配送,各个环节都在客户的监控下完成。我们把田块分成了若干个小块,半亩田为一个单位,租给都市人群,基本上1000亩的有机稻田每年都销售一空。”

  5年来,杨帆把流转的土地进行土壤改良,生产出的“左手田”品牌大米获得了有机认证。眼下,项目已经覆盖了周边四个乡镇,吸纳了近300户农户就业。农民王新宇说,土地流转给企业,每亩能拿到1200块钱,比市场价要高1/3。

  “我以前在家没打什么工,有一垧左右的地,每年大概收入也就万八千块钱。现在我们夫妻俩在这一年就可以多收入将近八九万块钱!”

  截止目前,吉林市纳入农业农村部门管理系统的家庭农场已达4784个,其中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6个、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3个,涌现出永吉县九月丰家庭农场、吉林市意禾田生态家庭农场有限公司、永吉县万昌镇张全家庭农场等一批先进典型。

  截至去年,吉林市家庭农场经营土地面积50.9万亩,年销售农产品总值3.4亿元,实现经营纯收入1.81亿元。在引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xwfb/sxyw/202010/t20201014_7608080.html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三农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副产品政务信息网 snzxl.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93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