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三农在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层调研 > 正文

中国力保粮食安全:稳面积 八方携手齐发力

发布日期:2020-04-29    来源:    作者:

  今春,海南省三亚市天涯区妙山村的农民在田间插秧。

  山岚朦胧,雨丝飘飘。

  悄悄抽穗的麦苗挂着雨珠,葱绿滴翠;田畔金黄色的油菜花,逶迤开去,犹如绿毯镶上了金边。安徽郎溪涛城镇凤河村地头,新型职业农民关明和正在利用北斗导航操作无人机监测小麦肥力。清明忙麦地,谷雨忙大田。麦苗抽穗光景,精准施肥很重要!

  尽管中国农业早已告别了靠天吃饭,但是,春播之际不期而至的新冠肺炎疫情对粮食生产造成一定影响。中国的粮食够吃吗?咱们的饭碗能否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走,乡野春和景明,且随记者做一番深度调研。

  粮食生产,面积为王

  稳面积就是稳民生

  党中央高瞻远瞩,对粮食生产高度重视。粮农动起来了,干部动起来了,新型经营主体动起来了。截至发稿,全国早稻插秧已基本结束。

  针线需要密密缝,边边拐拐的地都要用上。湖南省益阳市郝山区欧江岔镇牌口村种粮大户刘进良每一寸土地都不愿浪费。连取水口两边的田埂都插满了秧。他说,刚学了立体生产,正琢磨着稻田里养啥鱼效益更好。

  俺最上心的是种植面积。有了面积,产量才有保证。说到种粮,河南荥阳新田地种植业合作社理事长李杰顿时来了精神。瞧,俺们一个合作社,就干了10万亩,得劲!

  这位种田老把式兴奋地说,合作社有成员203户,辐射带动了周边5个乡镇60个行政村的1.2万户农民。去年冬种的时候,统一种植了新麦26强筋小麦4万亩。李杰觉得不过瘾,又在兰考、巩义、鄢陵、太康、武陟、新郑等6个县市推广了6万亩。

  面积为王,在干部的心头,是大局。因为,稳了面积,就是稳了民生。

  中央三令五申,实行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就是要站在决胜全面小康的高度,稳住粮食面积。安徽省省长李国英4月11日一大早,就风尘仆仆赶到凤台、颍上两县指导春播。目前,安徽春播粮食146万亩,同比多13万亩。

  江西也不甘落后,目前已栽种早稻1140万亩,预计达1830万亩,比上年增加188万亩。湖南小春粮食种植面积1662万亩,比上年增加6.4万亩

  据悉,春播粮食种植意向面积9亿亩左右,比去年有所增长。截至4月23日,全国早稻大田栽插完成93.7%;中稻育秧1.41亿亩,完成79.7%。

  小康不小康,种粮第一桩

  稳政策就是稳生产

  国家最近公布了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其中早籼稻、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为每50公斤121元、127元和130元。早籼稻和中晚籼稻价格,每百斤提高1元。有了这个政策,咱妥妥地吃上了定心丸。辽宁省清原县草市镇大窝棚村村民霍秘财这样说。

  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中央今年推出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中央财政下达了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补贴、高素质农民培训补贴。同时明确,加大双季稻生产支持,利用现有渠道统筹整合稻谷补贴等。

  各地也因地制宜推出了一系列补贴政策予以响应:

  把种粮补贴补在项目上,是粮食补贴政策的一个延伸。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杨秀彬说。四川今年着力粮经复合和稻渔综合种养,发展优质稻1000万亩和酿酒专用粮基地。在川南、川东适宜区蓄留再生稻400万亩以上,确保增产2亿斤。

  江西累计安排早稻扶持资金15.6亿元。全面落实产粮大县奖励资金、耕地地力补贴、早稻轮作等政策。引导各地追加奖补政策,集中支持早稻生产。

  湖南启动农机131工程,通过财政贴息1亿元,撬动信贷投入30亿元,实现购机补贴过10亿元

  补贴,补在了粮农的心坎上,补在粮食生产的刚性需求上。

  种粮好处多,国家得收储,粮农得收益,农村得发展。大哥二哥麻子哥,谁都落着好,这不种粮,干啥呐?陕西省紫阳县毛坝镇瓦滩村粮农邓成松一口浓浓的陕西腔听起来就让人舒坦。

  粮食生产每个环节上都应该保护和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只有产得出、卖得好,农民种粮积极性才能真正提高,粮食面积也才能真正稳得住!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张红宇表示。

  真刀***地干,真金白银地投

  稳投入就是稳信心

  今年春播进度、粮食面积,都胜于往年,与国家加大粮食生产投入有很大关系。截至发稿,中央财政已提前下达2020年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预算2577亿元,占全年预算规模的70%以上。加大春耕春播和粮食生产支持,下达农业生产和水利救灾资金14亿元,支持地方开展重大病虫害防治和草地贪夜蛾防控。

  前浪奔涌,后浪奔逐。中央财政举旗,地方财政跟进,形成了财政投向的强粮总基调。

  粮食生产资金投向,要精准对接农民需求,让种粮农民真正有获得感!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杨时云态度坚决。

  江苏明确对种植水稻50亩以上的主体给予每亩不少于100元的奖励。对粮食生产成效显着、全年粮食面积增加1%以上的产粮大县给予500万1000万元奖补。对年产10亿斤以上的产粮大县全面推行水稻收入保险,对种植水稻的农户给予生态补偿。

  湖南把早稻集中育秧作为稳早稻面积的关键,每亩奖励60元。突出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对50个具有引领作用的种粮大户实行重奖。通过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推动复耕复种,力争增加粮食播种面积。

  财政再紧,也不能紧了粮食种植。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王华介绍,目前全省已整合资金9037.5万元支持早稻生产,落实早稻面积超过250万亩,较上年增加3.4万亩。安徽紧急追加小麦赤霉病防控专项资金1.5亿元,整合各类涉农资金,统筹投入小麦赤霉病虫害防治。截至4月中旬,全省落实防控资金4.4亿元。

  深耕进一分,收成多一层!吉林省永吉县万昌镇施家村田头,种粮大户张全正盘算着加大投入购置新农机:我的家庭农场一下子流转了4275亩地种粮食,如果添置了深耕机,收入该会增多少啊!

  改革激发活力,三藏夯实基础

  稳基础就是稳产能

  中国农业发展到今天,与往昔已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你瞧,同样是那块土地,从8亿人吃不饱到14亿人吃不完,从过去瓜菜代到现在顿顿吃细粮。

  数据表明,从2004年开始,中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到2019年已经实现了粮食产量十六连丰。2019年,中国粮食产量13277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470多公斤,高出世界公认的粮食安全线水平400公斤一大截!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中国粮食生产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

  藏粮于地,确保粮食连年丰收。

  藏粮于地,意蕴丰富。不仅仅是在粮食丰盈的时候种经济作物、备而不用,更重要的是通过农田改造,切实提升土地的产出水平。高标准农田建设,是藏粮于地的重要制度供给。按照十三五规划纲要,到2020年确保建成8亿亩、力争建成10亿亩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

  俺家有6亩来地。县里搞高产创建,俺家的地并入了示范方。并不并,可大不一样!示范方厉害,小麦亩产超过千斤,比原来翻了一倍还多!山东省汶上县次丘镇西汶口村民林凡秀话里透着自豪。

  藏粮于技,确保粮食旱涝保收。

  袁隆平院士的粮食育种泽被苍生,杂交稻、超级稻,单产都在1吨朝上!那位清瘦的老人还在孜孜矻矻追求,提出了海水稻十年小目标:年推广面积达1亿亩,平均亩产300公斤,每年可增产300亿公斤粮食,可以多养活8000万人口!

  一项又一项水稻品种栽插在大田里,栽插的是科技,栽插的是高产,栽插的是丰收!

  吨粮田,在过去,想都不敢想。现在,农业科技水平使全国粮食主产区两季粮食基本上均突破了1吨。目前,我国农业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了59.2%。山东省种子管理站副站长王文涛感慨。

  从会种地到慧种地,中国粮食种植方式脱胎换骨。飞机播种早已不新鲜了,许多地方科技已贯穿在粮食生产的全过程中。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位于南疆,平整土地,采用先进的激光平地仪;灌溉,采用喷灌和滴灌;田间管理,采用航空系列化作业

  你知道吗?今年全国投入春季农业生产的植保无人机超过3万台,北斗定位无人驾驶拖拉机及配套精准作业农机具超过2万台套。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粮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综合机械化率均超80%。

  把粮食产能藏在农业科技里,确保了中国粮食生产旱涝保收。

  藏粮于人,确保粮食供应足、供给优。

  无论是藏粮于地还是藏粮于技,人是关键因素。上世纪80年代初,着名记者穆青曾写过一篇通讯《抢财神》,村里有个科技明白人,胜过一个活财神。现在,这样的活财神新型职业农民,中国每年诞生146万。到2020年底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将达2000万人。

  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是新型职业农民的标配。

  河北省南和县河郭乡左村田头,新型职业农民靳彦杰正忙着浇地:春浇一水,亩产千斤!小靳边浇地边用无人机监测旱情、墒情

  有了靳彦杰这样的新型职业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一粒汗珠摔八瓣的粮食生产图景,永远被定格在了历史的画卷中。互联网+农业,正在重构粮食生产新格局。

  这一番调研下来,你对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还有疑惑吗?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三农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副产品政务信息网 snzxl.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93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