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三农在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涉农调研 > 正文

渭源:小种薯变成“致富薯”

发布日期:2020-04-23    来源:    作者:

  渭源县位于甘肃中部,是典型的高寒阴湿冷凉区,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特征非常适宜马铃薯及其种薯的种植繁育。经过种了一大片,收了几担担,煮了一盘盘的尴尬,渭源县举全县之力,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和潜力,提升马铃薯的品质,发展马铃薯种薯产业,使马铃薯实现从救命薯到温饱薯再到致富薯的华丽蝶变。

  阳春时节,行走在渭源大地上,处处唱响马铃薯种薯的繁育之歌。

  在甘肃田地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日光温室内,工人们正在培育脱毒瓶苗。我和丈夫每月的工资加起来在9000元左右,工作离家近,很幸福。在公司打工的会川镇南沟村村民马菊香说。

  据介绍,2019年,田地公司在渭源县内种植原原种1.5亿粒、原种6800多亩,一级种4000多亩,在临夏州东乡县建设原原种基地80多亩、张掖市山丹县建设原种基地2000多亩,预计收益在7200万元左右。

  今年将在县内培育脱毒瓶苗1.2亿株、种植原原种1.5亿粒、原种4000亩、一级种2.4万亩,东乡县和山丹县的种植面积将和去年持平。公司总经理杨国荣介绍说,公司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带动合作社3个,带动农户3560多户,今年带动农户数将增加到5000多户。

  一边繁育正忙,一边售卖正旺。为了拓宽销路,近年来,渭源县大力培育马铃薯种薯产销主体,目前,已培育马铃薯种薯龙头企业6家、合作社134家、联合社1家、联合会2家。

  在五竹镇五竹村,五竹马铃薯良种繁育专业合作社的仓库里,陕西榆林的客商来拉运种薯,工人们忙着搬运种薯。目前,合作社已销售5000多吨,预计盈利100多万元,其中陇薯7号、陇薯10号、青薯9号、冀张薯12号的产销量是最好的。渭源县五竹镇扶贫站站长侯立强说。

  作为当地马铃薯种薯产销的重要力量,五竹马铃薯良种繁育专业合作社从2017年开始,依托世行六期扶贫项目,带动了2108户农户发展马铃薯种薯产销,其中贫困户537户。五竹村的雷迎龙就是其中之一。凭着种洋芋和在合作社打工,2014年就脱贫了,收入稳定,日子越过越有劲。雷迎龙说,今年打算种10亩种薯,预计需要4万多粒原原种。

  这几年,良好的销售成果促进合作社不断发展。今年理事会研究决定新建20座网棚、5座日光温室、配备100万元的脱毒瓶苗组培设备一套,计划建设马铃薯原种繁育基地1500亩、一级种繁育基地2000亩,带动833户贫困户。合作社理事长刘永红说。

  产业做大做强,离不开产业链的不断延伸。目前,渭源县已发展马铃薯加工企业2家,其中淀粉生产企业1家、主食加工企业1家,年淀粉生产能力达到2万吨。马铃薯产业年吸纳劳动力3.25万余人次,其中贫困劳动力1.88万余人次,贫困劳动力人均劳务收入达5500元。渭源县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徐景赟说。

  走进甘肃田地白家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人们在生产线上有序加工。2018年,公司来点土豆系列自主品牌产品被全国马铃薯产业联盟授予十大特色食品荣誉称号。半成品车间生产粉面饼200万多个,成品车间已生产各类产品8万多件。甘肃田地实业集团总裁办主任张博介绍,公司自2月20日复工复产以来,半成品车间、成品车间全面恢复正常生产,产能逐渐提升。

  目前,渭源县马铃薯年种植面积稳定在40万亩,产值达4亿元,贮藏能力达到60万吨以上,年外销种薯达50万吨以上。全县马铃薯种植户7.1万户,人均从马铃薯产业中获得收入1000元,占当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3.4%。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三农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副产品政务信息网 snzxl.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93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