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三农在线网
近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的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在强调加大六稳工作力度同时,进一步提出了六保要求,指出了当前经济工作的要点。其中保粮食能源安全值得高度关注。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对于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
能源是工业的粮食,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命脉所在,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资基础,特别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确保能源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
可以说,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是国家的生命线,在六保目标中居于基础性、前提性地位。在疫情冲击之下,把老百姓的饭碗端稳端牢,把能源安全牢牢抓在自己手中,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
就目前来看,我国粮食供应是充足的、能源保障是有力的。即便在疫情最吃劲的时期,我国电力、石化、能源企业也确保了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居民生产生活有序。粮食方面,2019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了13277亿斤,实现了创纪录的十六连丰,连续5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我国小麦和稻谷库存大体相当于全国人民一年的消费量。这都得益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强大韧性和宏观调控的及时有力,也是我们保粮食能源安全的信心和底气所在。
供给充足,是否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粮食能源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看当前库存是否充足,又要看长期产能是否安全,既要考虑供需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又要有效解决生产、运输、加工、存储等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堵点。保,是一种托底。把粮食能源安全放到保的位置上,实则凸显了一种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确保粮食和能源安全,任何时候都是重中之重,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我们必须充分估计困难、风险和不确定性,切实增强紧迫感,才能稳住国民经济这个生命线。
因此,一方面要加快春耕备耕,切实做好粮食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有序推进能源企业复工复产,确保各项能源供给不断供。另一方面要着眼于可能发生的风险未雨绸缪,做好预警监测,进一步提升大宗商品和战略物资的储备能力,防止价格因为供给不足或者需求不足产生大的波动。与此同时,要贯彻落实好米袋子菜篮子责任制,建立健全能源安全制度体系,提升国家应急能力和治理能力,把粮食能源安全这个生命线保得更稳、守得更牢。
善弈者谋势,善谋者致远。疫情对经济社会的挑战终究会过去,但是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却是长期课题。我们既要立足当下保安全,也要着眼长远,抓住疫情的机遇,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粮食生产和能源安全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确保粮食能源长久安全。
????(文章来源:人民网)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三农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副产品政务信息网 snzxl.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